素流年 > 都市言情 > 大清话事人 > 第295章 我辈士绅,捐输乃是取死之道!

第295章 我辈士绅,捐输乃是取死之道!(1 / 3)

第295章 我辈士绅,捐输乃是取死之道!

江西饶州府,浮梁县。

县衙内,饶州营千总脸色铁青,瞅着一群士绅。

王士绅给抚远大将军的那封信不出意外的石沉大海了。大将军行辕的书办那一关,都没过得去。直接当做废纸扔掉了!

而浮梁县的一处巡检司,却突然遭遇了袭击。

从徽州府出发的吴军尖兵沿着徽浮古道开始拔除清军小股汛兵巡检。

一名巡检侥幸跳入昌江得以生还,将战争的消息传回了县城,所有人大惊失色。

于是知县牵头,士绅捐输。

……

宽度仅有2里的水面被拉上了铁链,两侧各有炮台营寨,飘扬着清军军旗。

……

来啊,我们很有钱,我们还愿意拿出来!皇上,伱看我们脑满肠肥长得像不像肥猪!

浮梁守军胆寒,稍事抵抗后就夺门逃命,知县在逃亡时被击毙。

民夫很开心,拿到了赏银。

明朝中期起,就有“翰林多吉水,朝士半江西”的说法。

浮梁县的士绅群体强大,可以和知县分庭抗礼。

全军从歙县出发,途经休宁、界首、祁门、抵达浮梁县境内,足足花了8天。

而原本富庶的松江府却是因为军事上的安全避风港地位,吸纳了大批的财富和人才。从而成为了整个东南乃至帝国的耀眼明珠。

孙子略一思索,就问道:

“小将军,到了。”

马车晃悠悠前行,冷风吹着山林。周边虽然一片宁静祥和的气氛,却是让人感觉后背陡生寒意。

知县的手段比较委婉,是因为得罪不起。

衙役班头亲自带队搜出了2000多两银子。合理分润后,知县得了500两,官仓得了300两。

……

王乡绅叹了一口气,默默的点头:

朝廷缺钱粮,天天琢磨增加税源。

不过,半个时辰后就传来了一条令他不安的消息:王乡绅一家子,跑了!

守门的衙役收了他100两,打开了城门放走了王家老小21口。

贵州绿营37000余人,设提督一员。

每一样都能抵得上几个精锐军团外加一屋子外交官的作用。原因很简单,货源垄断呀!

早有准备的清军稍后展开了反击。

培养出了一个极其庞大的喝茶群体,和一个舞会必穿丝绸华服,设宴必摆精致瓷器的上流社会。

……

“你等引路搬运辎重有功。头目每人赏5两,其余2两。”

知县假装不知道,

因为他还指望着这帮丘八爷帮着守城呢,否则光凭县衙的百十个衙役帮闲还有数十个民壮弓手,他没有信心。

千总把暖帽摘下,愤怒的指着北边:

其最聪慧的孙子问道:

“爷爷,我们为什么要逃?”

老王八虽然可恨,可他这些年可没踩过坑。难道他断定这浮梁县必陷?因而不管不顾的跑了?

众人在山脚下,匆匆吃完干粮,抱着火枪闭眼小睡。

其余的不翼而飞。

除抚标外全省仅有九江镇、南赣镇两员总兵,而饶州营又是属于九江镇总兵麾下,设游击一员,兵丁500余。

王乡绅却是面不改色:

“是吗?”

李小五率领3个营的兵力,强攻一举拿下。火炮和火枪压制城头,然后架起十几架云梯,一气而下,伤亡40余人。

王乡绅竖起3个指头:

“再加300两。”

知县也尴尬的打圆场:

“本官出面斡旋一下,大家互相体谅嘛。王前辈,你也要有大局观。”

宅子嘛,视战况和人情轻重而定,说不定还要还给他。

“师爷,本县士绅真不是东西,死到临头都不肯舍财。”

知县琢磨了一下,答应了。

……

浮梁县2处巡检司被歼灭,还有3处汛兵失去联络。

傻子都意识到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。

次日征发了1000多民夫、100多头骡子随军。沿昌江北岸进攻饶州府。

本来李郁是想改为“少年近卫营”的,比较贴切。但是一琢磨过几年又要改。

浮梁县城陷落!

“休整半日,吃饱喝足小憩片刻。然后跟着本官,直取浮梁县。”

“湖口县那帮蠢货,他们自以为拿出50万两现银是报效朝廷,却不懂这是在给自己挖墓坑,甚至是在给全江西的士绅挖墓坑。

“爹你也太吝啬了,咱家虽然现银不多,都投在产业上。可捐个几千两很轻松,击退贼兵我们也受益啊。”

“嗯,下令吧。”

李小五率3個营的兵力另有民夫500人,将 5门6磅炮拆开,一路肩扛手挑的过来了。

宅内的浮财肯定是要刮走的,反正没有证据。

虽不如江南,但差距不是很大。

……

“往南边先避避战火,看看情况再说。”王乡绅突然下定了决心,“逃亡时不得聚集在一起,分两路。万一有个好歹

最新小说: 全球灾变:我从古树开始进化 离婚后前夫哭着求复婚 遇柠 出名真的很简单 我和你的重逢 重生2010:从贴吧神帖开始 半岛:从恋综开始翻盘 千尸镇 从半岛摆摊卖水果开始 都重生了,全能一点怎么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