素流年 > 都市言情 > 大清话事人 > 第276章 敌我双方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,暂时

第276章 敌我双方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,暂时(2 / 3)

其余人就在这座庄园里默默待着。

庄园左边是官道,右边是河道。除了前后门,花园里还有条地道,堪称是情报据点的最佳选择。

内藏火器和刀剑,足够装备上百人!

一个黑壮少年在院子里无聊的把玩着燧发枪,未曾装火药,只是来回的翻看。

刘千背着手走了过来:

“杨遇春,怕吗?”

“不,不怕。”

他只是有些害怕刘千。先被下蒙汗药,后被熬鹰监禁,熬了3天3夜不给睡觉,他终于服软加入了李家军。

后来被送到第2军团,在黄石矶前哨堡垒防御战九死一生。

刘千拜访苗有林时,提出借用他半个月。

病榻上的苗有林自然不会拒绝,痛快的答应了。顺水人情而已,没必要恶了这个搞情报的家伙。

锦衣卫谁都怵。

……

“这一趟刺杀任务结束后,你想回第2军团还是留在情报署?”

“属下还是想回军队。苗总指挥给我升官了,任营副指挥使。”

刘千笑了:

“为何不是正职?按道理你有夺旗之功,可以破格提拔的。”

“属下资历太浅。不过苗总指挥把属下那一营的正职给空缺了。”

刘千点点头,他听明白了。

以副职,行正职之权,没毛病。老苗这人倒是挺会笼络人心的。

“好好干。确实野战军团更适合你。”

杨遇春嘿嘿笑了,去找了块磨刀石,打磨一长一短两柄佩刀。

他确实很感激苗总指挥,交给自己一个甲士营,还是苗的起家老底子。

全盔全甲,兵器精锐,可比绿营威风多了。

若无火炮,双方白刃战,一营甲士破绿营两千轻轻松松。

……

扬州,布政使衙门。

钱峰询问道:

“海都统何时回扬州?”

“回藩台,海都统在江北大营督师训练新卒,怕是要下个月才回扬州。若有急事可以快马去请的,也就50里路而已。”

“不必了,下去吧。”

钱峰静静的坐了一会,待折子墨迹干透,再小心的将折子装进皮筒内,打上火漆。

唤来驿马,600里加急送京城。

他需要皇上的全力支持,彻查江北所有粮仓!尤其是那两座大仓!

“藩台,江北大营来人求见。”

“请进来。”

一名黄马褂侍卫,拱手行礼。

随即开口道:

“钱大人,下官奉海都统之军令催促军粮。”

“嗯?军中有粮几何?粮队又是几日一送?”

……

“军中人尚有6日口粮,战马只有3日草料粗粮。运粮队是每3天送一次,并无延误,只是每次送的数量卡的太死。”

黄马褂侍卫表情有些不屑,他觉得是本地官府吝啬。

这很符合皇城根人士对于南方人的刻板印象——小气。每次都算着供应粮食,一点都舍不得多送。

他倒是不担心断粮,扬州府城到江北大营(仪征)也就五六十里路程,饿也饿不着。

望着此人离去的背影,

钱峰突然产生了一丝不详的预感,戴上红缨帽,走出屋子:

“来人。”

“藩台要出行吗?

“备马,去扬平仓。”

“嗻。”

……

扬平仓,

是城中最大的一座粮仓,供应全城官吏和百姓的口粮。

马车隆隆驶出,除了2个下人,4个衙役,还有4个陕甘绿营骑兵。

海兰察特意留下了这4个骑术娴熟的西北汉子,叮嘱无论何时何地,只要钱峰出行他们就务必随行。

这4人很开心的接受了。

护卫要员是美差。能跟着在扬州衙署的伙房吃饭,此间的伙食水平属实是大清第一流。

他们一动,陆续有两波人都跟着动了。

装束打扮看似是普通百姓,贩夫走卒。余光却一直盯着马车的去向,紧赶慢走!

……

长江,仪征段。

李郁在千里镜中仔细观察了江北大营。

绵延十几里,旌旗飘扬。

容易登陆的一段滩涂,皆在其严密控制中。

回到船舱,他开始琢磨接下来的作战方向。

最近,清军越来越活跃。

徽州歙县、绍兴诸暨方向都发生了规模不等的战斗。均是清军主动进攻,规模不大,清一色的绿营兵。

吃亏的都是清军一方,伤亡是李家军的5倍起步。

西边,池州府方向。

阿桂吃亏后狂修营寨,募兵练兵。

虽然所有人都喜气洋洋,觉得官兵不过尔尔。但李郁却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味道。

阿桂是百战统帅,他从未和自己真正交手。黄石矶之战更像是一种战术试探,极限试探。

军报里真真假假,唯有战场之亲历才真实可信。

……

前些日子在江宁,刘千找自己秘密汇报过,他想刺杀钱峰。

自己略一思索就批准了。

最新小说: 我的美女老板娘 我,美国医生 [唐]穿成太宗家的崽 她与男魅妖结为道侣 生活型神豪 大小姐她偏爱兴风作浪 四合院:大国工匠 参加规则怪谈,谁按套路通关啊? 五条他妈只想继位 嘉平关纪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