素流年 > 都市言情 > 大清话事人 > 第224章 后果很严重,相当于在精神上,刨了

第224章 后果很严重,相当于在精神上,刨了(1 / 4)

第224章 后果很严重,相当于在精神上,刨了大清的祖坟

当晚,李郁坐镇中军大帐内。

冷静的口授军令:

“连夜赶制2天的干粮,分发到每个士兵。”

“将营中伤兵、病号撤进常州府。”

“将无锡县以西所有兵力,包括城防民兵,全部调到我这。他们不必携带粮食和火炮,只需携带武器轻装行军。最迟后天清晨之前,未至者队长以上皆斩。”

“李小五,雨花台就交给你了,江宁清军若是出城趁火打劫,就给我钉死他们。近卫军团拨给你一个营,加上民兵一个营,还有20门炮,辎重营所有的水泥。”

李小五严肃的接受了命令。

雨花台若有失,大军腹背受敌就完了。

他准备用水泥在山脚下修筑防御工事,在雨花台制高点炮火的支援下,拦住出城清军。

……

传令兵双手接过,出帐后飞身上马离去。

靠长江,运输便利。

“派快马通知驻扎在常熟江边的李二狗龙骑兵部,小心江北的索伦兵趁火打劫,使我首尾不能相顾。”

“绝不亚于长兴煤矿,而且煤层浅、质量高。我出手了一部分,换成了粮食盐巴和衣物。其余的都露天储存,等您的安排。”

“派人回苏州府,将最新消息告知杜仁、范京还有三位夫人,小心应变,必要时可便宜行事。”

李郁没有吭声,待打完眼前最艰苦的这一仗后。

……

“煤炭产量如何?”

妇孺反而不多,仅有300多人。

“遵命。”

以上信息和刘千派遣的暗桩所传回的情报,基本相符!说明他暂无二心。

“通知赵二虎,停止挖掘地道,入口暂时封存,待后再用。”

王六是个优秀的矿工首领,这一点毫无疑问。

就近开采铁矿石,便利!

背靠江宁,生活便利!

当涂县城、江宁城、还有长江制水权在手,此地安全无虞。

望着最后一個眼巴巴看着自己的传令兵,李郁手书一封,封上火漆。

在李郁的计划当中要在此地建成完备的李氏重工业,优点很明显:

“派人去崇明岛通知刘武,速将三分之二的主力战船全部调过来,一定要带上运输船队,多备火药和干粮。”

作为一个穿越人士,李郁深知后世的一个不入流乡镇钢铁厂,放到这个时代都是帝国精华!

他考虑在皖南当涂县城以北(今天的马鞍山),大开铁矿。

“此信,务必亲手交给杨云娇。”

人心不可测,除非遇上事。

马鞍山铁矿,是长三角地区唯一的巨型铁矿。

其中一半是挖矿的,另一半是流民、匠人、山民等等。

每口授一道军令,帐中的传令兵就少一个。

江南起家,只要能站稳脚跟,后期潜力无穷。

不过没关系,将皖南池州和铜陵的煤矿开采出来通过长江水运,也足够麾下钢铁产业的需求了。

李郁望着空荡荡的帅帐,长长的呼出一口气,去见王六了。

只不过在江北,李家军暂时还够不着。

大约是因为这些人大多穷困,孑然一身吧。

……

“很好。”

“和官兵交手了吗?”

“主公,属下在矿区周边修筑了营寨壁垒,徽州绿营战力孱弱未曾主动进攻。”

但是光有江浙的钱粮,是撑不起强大军队的。整合安徽,就接近完美地盘了。

大清朝每年治河的一半经费,都投入在这个区域。

按照李郁的战略设想,取江南之钱粮,安徽之煤铁,再吸纳苏皖北部的兵源,

用后世创业圈时髦的话讲,拥有了充沛的私域流量,打造完美闭环!

苏皖两省北部都属于“传统创业区”,诞生过许多的帝王将相,盛产悍将悍卒。

“今晚,辎重队和炮兵先行,在板桥一带构筑工事,要快。”

安徽煤矿资源丰富,寿州的八公山煤矿(今淮南)是整个华东地区最大的煤矿。

他坦率的告诉李郁,自己以徽州煤矿为基地已经发展了2000多人。

“传令下去,全师早早歇息,四更全体拔营南下。”

这份密信,是让杨云娇调动内政部的人手,监视降官的言行举动,包括原知府黄文运、原知县张有道、黎元五等人,还有范家~

李家军陡遇巨大危机,恰好是一块试金石!

【此时,黄河是从江苏北部入海,走的是淮河古道。咸丰年间决堤大改道,才走了山东入海。】

不是因为皇上心善,而是因为害怕。

黄河每决堤一次,创业区就会涌现一批白手起家、一呼百应的枭雄。

朱重八的破碗一摔,天下就四分五裂。

刘邦的嫂子一刮锅底,阿房宫就要冒烟。

以上战略构想很完美!

然而前提是~打赢眼前这一仗,全歼京师八旗!

……

当晚,王六星夜离开。

李郁给他的任务是,

最新小说: 通房娇宠 日夜妄想 九殿下,王妃又飒又狠 娇软美人在六零 撩到你心动 火红年代,我在陕北当知青 贴身狂医 重生日本高校生 我!子孙满堂,打造顶级家族! 逍遥小村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