素流年 > 都市言情 > 大清话事人 > 第137章 李施主,贫僧瞧着,你有好大慧

第137章 李施主,贫僧瞧着,你有好大慧(3 / 4)

“嗯,就当是吧。”

李郁紧了紧身上的狐皮大氅,一夹马腹。

白马,

立即迎着寒风,奔跑了起来。

骑术,已经比刚穿越时提升了不是一星半点。

……

兀思买这个***,

提供了很多养马,挑马的经验。

李家堡,培养了十几个专门的马倌儿。

江南不似北方,马匹稀少,金贵。

李郁不指望有太多骑兵,但是一支小型轻骑兵还是必要的。

他大张旗鼓的从马市,购买了10匹好马,

作为一个有钱人,

满足一下鲜衣怒马的出行需求,这很合理。

同时,又暗地里派人从其他州县分批购买马匹60匹,送到了西山。

总之,李郁做事既嚣张,又合理。

在西山岛,以及李家堡附近,

又开辟了一些良田,种植苜蓿。

苜蓿,是上等的牧草,马很喜欢的食物。

黑豆,盐巴,苹果,鸡蛋,黄豆,也都在马的食谱上。

李郁告诉兀思买,

给自己练出一支50人规模的轻骑兵,

日后,他就是这支骑兵的指挥官。

火枪,刀矛弓箭,骑兵可自由选择。

很显然,

没几个选弓箭的,都选择了霰弹短燧发枪。

挂在马鞍旁,

提前装填好,到了临敌前,抽出掰开击锤,轰一枪结束。

霰弹燧发枪,

有绳子拴着,防止在颠簸的马背上,意外丢失。

这是兀思买的建议,

李郁见了一次,就大为赞赏,觉得很实用。

骑兵主武器是窄单刃长刀,刀前端有微微的弧度。

张铁匠监制,徒弟们精工打造。

……

最近,

李郁有一个发现,武器的质量关键在于钢铁质量。

只要钢铁优质,铁匠的手艺不必太精湛,也无伤大雅。

这是个好现象,

意味着,可以引进更多的庸碌铁匠。

史书上说,

当初后金为了入关,

在盛京城外,大办兵器作坊,打造盔甲,刀剑,枪炮。

作坊绵延30里,炉火彻夜不熄。

这样的盛况,要不了多久,

就能在西山岛,重现了。

为了腾挪空间,西山岛需要做出一些调整。

西山煤矿,要封矿了。

将一半矿工,搬到长兴煤矿去。

还有一半,编入军中。

增加6个火枪队的编制。

李氏军中,每一火枪队编制50人。

最常见阵型,是5*10。

林淮生,

许久没有露面,一直待在训练场上。

每天盯着训练,合格队赏,不合格队罚。

他作为李郁的死忠,

为人又冷酷无情,知道许多的战略秘密。

李郁在数天前,

曾和他密谈,传授了火枪队的训练秘诀,和战场定位。

……

除一两支精锐忠诚,装备最为精良之近卫军团外,

其余还需训练数倍兵力的常备合格军团,参考太平洋另一侧的民兵。

合格民兵,

当逢战事,即顶在前面。

以排队枪毙,和敌人打消耗战。

战斗力,战斗意志不需太高,训练时常不需太久,3个月即可。

参考某游戏的廉价动员兵,除了便宜还是便宜。

只要李家堡的枪炮生产能力跟得上,

这样的“廉价,短期,即损即补”之火枪军团,完全可行。

这个战略构想,相对残酷。

因而,

只在骨干分子中,小规模传达。

为此,李郁还在做规划。

只等形势一旦危急,就不再掩饰,快速招募壮丁。

……

而训练秘诀,则是:

练,打,吓。

练,

卖油翁说的很清楚,无他,唯手熟尔。

装填动作,练到形成肌肉记忆,不假思索。

打,

就是任何人出错,就挨队长的短棍。

让火枪兵对挨打的恐惧,超过对死亡的恐惧。

积威之下,战场上才不会轻易产生其他心思。

吓,

就是适应战场氛围。

训练场两侧的山腰,有几门炮,只装火药,不时就打一发。

吓唬这些训练的火枪兵。

偶尔,也打实弹。

铁球骨碌碌,落在远处。

直到有一次,炮手抽风,炮弹擦着队伍仅有1米,滚过去了。

……

最前排的10个火枪兵,瞅着这么一颗铁球,蹦蹦跳跳的从眼前飘过。

魂儿都吓飘了。

这要是再歪一点,岂不是下半辈子都要坐在木车上,靠手撑着出门。

沉默了半晌,

集体爆发了,将火枪放在原地。

一群人冲上山腰,把炮手全部揪下来。

轮流殴打,

最新小说: 修仙弃徒,回乡种田唱歌 我的老婆是灯神 犯罪专家成为黑红女星后 生活型神豪 [唐]穿成太宗家的崽 嘉平关纪事 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 从83年开始的娱乐大亨 她与男魅妖结为道侣 我,美国医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