素流年 > 历史军事 > 被流放后我成了首富 > 第104章 第 104 章

第104章 第 104 章(2 / 6)

才不到一万人,县城里最多也就三千多人。

还是底下村子多才显得人数多,因此那粮食税才能供得上军营里的吃食。

西宁镇面积只有西永县一半大,加上条街瓦市的话,人数都超过县城了。

这个阮祈不知道,孙老火倒是了解。

“西宁镇原本叫蜡头村,总共三·四十户人家跟个火苗儿形状一样,就在现在要起房子的那个地方,后来固北军来了以后,多出来许多军户要有地方住,人才渐渐多起来。

然后这蜡头村慢慢就变成了长方形,还是以西边的军营为主,所以就叫了西宁村。

再后来咱们大岳跟北蒙结盟,西域人也愿意往这儿来做生意,又来了个北营首末两段夹着西宁村,村子规模就越来越大了。

这军爷们都在村里,有军户也更安全些,行商们就渐渐往这儿来,才有了条街,定北……陈老贼又张罗了个瓦市,将北蒙人和西域人也划归这里管,慢慢就成了镇子。”

孙老火想了想,“西宁村来了走了的军户,就得有两百多户人家,后来有了北蒙人和西域人过来,需要的人手多,就增加到了三百多户。

再往后条街和瓦市热闹起来需要的人就更多,往镇子上搬的人也多,才聚集起这么多人来。”

往常不见人多,是因为人大都天不亮就去条街和瓦市,天黑才回。

而且大多数人都挤在最早先蜡头村那一块儿,不愿意挤的咬牙攒钱买其他地方的地基盖房子,富户就直接挪到了离军营更近的地方。

苗婉听愣了,眼眶渐渐有点发烫,她,她们村就叫蜡头村,是因村里种棉花,擅长做蜡烛芯。

这是巧合吗?

还是……这里真的是不知道多少年前她的老家?

她咽下嗓子眼的激动,咧开嘴笑,“人多也不怕,我还有好方子没拿出来呐!你们瞧我的……嘴,我说大舅和孙阿达做,保管叫大家吃饱吃好!”

原本还只是愧疚和对故土的一点留恋,可现在苗婉对这里更多了一份归属感,她浑身的干劲儿又回来了。

“快快快,我早就想吃包子了,老是忙忘了,咱们现在就开始,还能赶上晚饭,粗粮花卷就不做啦,让大家喝汤吃包子!”

阮祈和孙老火对视一眼,这小娘子跟打了鸡血一样,瞧着还有点像杀猪的张二壮哩。

就,怪吓人的。

苗婉进了厨房,就见角落里摆着几袋子粮食,大多是青稞面和高粱面,只有一小部分是麦面。

其实做出酵母粉来以后,苗婉就一直想吃包子,不过后来有面包和白吉馍那些,她就一直在推后,现在总算是有功夫了,麦面却不多。

好在这几日没忘了做酸奶,酵母粉也做出来了。

麦面不多,那就做复合面,不过这样的面苗婉也没吃过,不知道什么味儿,可以先试试。

“大舅你把青稞面和高粱面各和一盆,然后两两掺着和各和一盆,再三种掺在一起和一盆,咱们试试哪种更好吃呀!”

阮祈去和面的功夫,苗婉请耿叔将酵母粉给拿过来了,苗婉按照麦面发酵的比例各掺了五分之一酵母粉进去。

阮祈和面的功夫,孙老火和耿叔听苗婉的指挥,一个剁肉馅儿,一个剁菘菜和萝卜。

后头可能是淘淘吃饱了睡着,乔蕊看着孩子,耿氏不放心苗婉的胳膊,和耿婶一起过来,就发现苗婉又开始折腾了。

两个妇人对视一眼,都忍不住笑出来,尤其是耿氏,心里松了口气。

虽然说苗婉一直没停下折腾,但这场灾祸发生后,她们都发现苗婉把罪过算在了自己头上,把自己逼得特别紧。

哪怕大家一直都在安慰她,这不是她的错。

乔瑞臣除了忙差事,也不错眼地陪着她,苗婉时不时就发红的眼眶,还有背着人时候的怔忪和沮丧,好些人都发现了。

耿氏心疼的偷偷跟乔盛文商量,要不她就先不回去,好歹等苗婉胳膊好起来她再去京城。

不然她真是放心不下这娘俩。

乔盛文虽然不乐意,但也只能同意,只不过耿氏没跟苗婉说,怕儿媳妇不肯。

这会儿见苗婉眼神里又有了光,说话的时候那弯弯的眉眼和唇角的小酒窝又露出来,耿氏才算是放下心来。

只要苗婉能看得开,其他事情都好说。

忙完前头的差事就赶过来的乔瑞臣也发现了,媳妇还略有些憔悴的面容像是喝了神仙水一样,熠熠生辉。

连说话都清脆了不少,像是打起精神的百灵鸟,即便翅膀断了一边,也还活蹦乱跳想上天。

乔瑞臣不拦着媳妇上天,他只会给媳妇递梯子。

“我做什么?”

苗婉发现乔瑞臣过来了,更开心,“相公你来替孙阿达剁肉馅吧,他力气没你大,让孙阿达拌馅儿好啦!”

这回不光乔白劳能派上用

最新小说: 大秦:我截胡玉漱,易小川破防了 超时空史记 大明海贼 三国:献上毒计,刘备懵逼了! 诸天万界修改历史系统 大唐: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房穿明末,开局后门通北美 我在欧洲搞军工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重铸三国:逆风局才有意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