素流年 > 历史军事 > 盛唐挽歌 > 第462章 攻心为上

第462章 攻心为上(2 / 4)

“诸位请听某一言。”

方重勇拍了拍巴掌,环顾众人。

那些交头接耳议论,心中暗暗揣摩颜真卿不肯给他们看的那封信上面究竟写着什么的人,都端坐于软垫上,聆听训示。

“诸位都有家小,甚至不少人都在太原城内,你们的心情,本节帅非常理解。

如果有人想投贼的,想回家乡避祸的,现在便可自去。中城渡口今日只出不进,想自去的请便,本节帅绝不为难。

但从明日开始,若有人从贼,或为内应,或怠政偷闲者。一旦被本节帅发现,轻则斩立决,重则诛三族。

诸位都散了,回去想一想守城的方略,改日再议吧。”

方重勇的视线从在场每个人脸上扫过,特别是太原府的本地官员,有些人被他看得心里发毛,不自觉的低下头。

这些人不知道现在是应该站出来表忠心呢,还是不当出头鸟,回去揣摩揣摩方重勇这番话的用意如何。

等众人都散去后,颜真卿这才微微皱眉,对方重勇询问道:“方节帅刚才那番话,是什么意思呢?站在太原府本地官员的立场看,从贼对他们来说,也未尝不是……”

他都不想继续说下去了,方重勇刚才简直就是在鼓励那些人投靠皇甫惟明。

“大浪淘沙,现在意志不坚定的离开了,剩下的都是愿意与太原城共存亡的。

有些人就是留不住,与其强迫他们在太原城内日夜惴惴不安,倒不如放他们离去。

他们安心,我们也安心。”

方重勇长叹一声说道。

“唉,国有国法,现在是危难之时,岂可如此啊……”

颜真卿无奈摇头。

可以想象,大概现在就有官员要离开太原城了。他之前可是下了死命令,有人胆敢无故离开太原,杀全家!

没想到方重勇一来,就开了个大口子。

颜真卿认为,身为朝廷的官员,拿着朝廷的俸禄,为国尽忠是理所当然的。

但是很显然,方重勇并不这么认为,他的想法更加现实一些。

在胜负未明的情况下,谁是“官兵”谁是“反贼”,那还不一定呢!

方重勇可不指望所有人都能“为国尽忠”!

“太原城太大了,守是守不住的。

不能死守,一定要想办法。”

方重勇沉声说道。

他这些“正确的废话”,颜真卿不想评价了。这位已然年过五旬的老文人,耐着性子询问道:“想什么办法呢?”

“一个字,拖!”

方重勇伸出一根手指说道。

就这?

方重勇一句话把颜真卿给整糊涂了,他下意识的反问道:“拖?要如何拖呢?”

“这个三言两语说不清楚,过几日再议吧,某还有些事情没想明白。”

方重勇站起身,朝衙门外面走去。

此时晋中大地已经春暖花开,阳光和煦,空气芬芳,鸟儿鸣叫,随处都能看到树木吐出嫩芽。

又是一年春耕的时节,只可惜太原城的百姓都无法出城劳作,今年春耕大概是废了。

那么可以预见的是,今年秋冬的军粮,大概很难筹集。

至于河东道的百姓就更别提了,没有春耕就没有秋收,到时候难道人吃人?

战乱一起,所有的一切都变得身不由己。

“兴亡百姓苦啊。”

他忍不住叹了口气,这一波战乱,不知道要死多少人才能划上句号。

方重勇离开府衙,召集几个亲信和一帮亲兵,来到太原中城的渡口。从这里上船,可以直接从城内穿过水闸,沿着汾水离开太原城。

众人就这样安安静静的站在门可罗雀的栈桥边上,等着有人携家带口的逃离太原。

等了半天也不见人来,何昌期对方重勇抱拳行礼问道:“节帅,等会有人来,我们是不是收而杀之?”

“不不不,放他们离去便好,不要妄造杀孽。”

方重勇轻轻摆手,很是随意的模样,似乎并不在乎那些墙头草往哪边倒。

等啊等啊,一直等了大半个时辰,众人才看到有一群人携家带口的往这边过来,看他们的样子,显然都是商量好了的。

方重勇注意到有个人似乎很眼熟的模样,走近了才发现,此人居然是王维!

王维此刻的官可不小,已经做到太原尹了!是太原城管理民政的一把手!

本来,他做官是不可能来太原的。但因为长安政局纷乱,玉真公主又比较照顾王维,于是让他回到离自己老家很近的太原城为官。

王维祖籍河东蒲州,蒲州距离太原并不算很远,回家探亲也很方便。

没想到,王维居然要跑路!

“王府尹,你这一去,将来想再复起为官,可就是难上加难了啊。”

方重勇发现王维孑然一身,连个子侄都没有。而他身后那些人好像都各自有伴,跟他并不是一路人,所以面露疑惑劝说道。

“方节帅高义,王某现在只想回蒲州老家,隐居田园,如此而已。

至于战乱平息后如何,也不怕节帅笑话,某已经厌倦了官场倾轧,这官不当也罢。

还请

最新小说: 家父诸葛亮,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舍弟吕奉先 裂石响惊弦 红楼大贪官 大明:百岁修仙者,朱元璋亲爹 穿成朱标后满朝文武求我别死 烽火晋察冀 人在洪武,朝九晚五 抗日从东北军开始 赝品太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