素流年 > 历史军事 > 盛唐挽歌 > 第378章 阿喀琉斯之踵

第378章 阿喀琉斯之踵(1 / 3)

第378章 阿喀琉斯之踵

康国都城萨末鞬,王宫内苑的喷泉池旁,衣着朴素的阿布穆斯林,正在坐在树荫下,跟他麾下大将齐雅德萨里,讨论近期俱战提城外大食军营地被高仙芝夜袭,前军大败的事情。

坏消息是:折损了三万兵马,兵力优势被削弱。

好消息是:齐雅德萨里手里最精锐的一万本部人马,依旧是人员齐整,不在被夜袭的那些倒霉蛋之中。

损失的部曲,多半都是什叶派起义以来,陆续收编的各部落敌对武装。

阿布穆斯林让他们打头阵,前置部署,其实也是有点吃不准唐军战斗力如何,想让这些部族武装试试深浅。

只是没想到那帮人如此废柴,被高仙芝麾下的轻骑夜袭大营,溃不成军。

而齐雅德萨里麾下的精锐,是一支混合重装步兵、步兵射手、重装骑兵与骑射手,战斗体系健全的劲旅。更是黑衣大食起家的班底,历经各种大战恶战,经验极为丰富。

毫不夸张的说,那三万部族兵马折损了也无所谓,不会动摇国本。但这一万大食军精锐若是折损了,黑衣大食在呼罗珊行省还能不能镇得住场子,可就不好说了。

此时此刻,阿布穆斯林面色平静,正在听取齐雅德萨里汇报战损,时不时眉头紧皱。

“这三万前军是被打废了对吧?康国国王原先同意出兵掩护侧翼,现在也不同意出兵了,是这样么?”

齐雅德萨里说道,这不是什么秘密,只要在葱岭以西住过几年的人都知道,哪怕是沙漠,也不是一年四季都热烘烘的,会有一个时间很短但夜晚极寒的冬天。

其实他说得一点都不错。

至于康国这种墙头草就更不必说了。他们的忠诚度,需要根据战场形势来判断。

这些地方距离康国、石国等地,几乎是骑马一两天的脚程,说是近在咫尺也不为过。而唐军的补给线,那当真是远得一言难尽。说是一千里都抬举了。

如果人多却发挥不出来实力,那也只会增加养兵的负担。

当然了,高仙芝若是选择带着辎重离开石国,那么就要做好被半渡而击的准备。从柘枝城到怛罗斯城这一段路,东西两边是通道,南北两边是山脉,只要是被追上,路可不是那么好走的!”

“高仙芝确实能征善战,是我们小看他了。”

“确实是这样的,总督,已经可以将这些部族从大军编制里面抹除掉了。康国、史国等小国也不肯协同出兵,他们被高仙芝吓破了胆。

若是从北庭的金满城开始算起,那到康国起码两千里起步。

阿布穆斯林微微点头说道。

两军交战,以多打少,这难道不是最起码的规矩么?”

这些什叶派起义以来陆续投靠过来的队伍,本身忠诚度就不是很高,如今又遭遇惨败,现在根本指挥不动了。

阿布穆斯林有些感慨的说道。

“总督,您认为高仙芝和他麾下的安西军,弱点是什么呢?

阿布穆斯林面带笑容说道。

若是没有弱点,那此战岂不是无从下手?”

齐雅德萨里面有忧色说道,很显然,他看出阿布穆斯林已经接受了挫败的现实。

齐雅德萨里言语里俨然带着一丝不屑,哪怕这些军队有三万,也比不上自己麾下一万铁军!

那些部族武装其实在突袭中也没有死三万人,各部多多少少还是回收了一点人马。只不过他们士气已经被打崩溃,各部统领说什么也不肯再上战场了。

“是时候全军出击,围攻石国了。多多转运粮秣到康国囤积,入冬我们就动手。”

阿布穆斯林忽然问了一个毫无关联的问题。

无论多么好的战略,多么强的后勤,多么雄厚的兵力,最终也要落实到“战斗”这两个字上面。

看到齐雅德萨里一脸不相信的模样,阿布穆斯林耐心解释道:

“入冬后,药杀水到了夜里就如履平地,高仙芝无法沿着药杀水及其支流两岸布防,坚守柘枝城就无从谈起了。

他长期在基层混迹,发迹其实并没有多少年,身上也没有那种权贵常有,目空一切的傲气。

阿布穆斯林确实分析得不错,但若是你上了战场依旧打不过敌人,这些优势又有什么用呢?

“结冰期还有几日?”

齐雅德萨里疑惑问道。二人在商议军略,实际上也在切磋技艺,可以说亦师亦友。

您说的这些末将都明白,可是光靠这些,还无法战胜高仙芝。”

我两百里补给线,你两千里补给线,你是想跟我拼后勤么?

阿布穆斯林的底气便来自于此!

“总督,恕末将直言。比如说高仙芝这次就是以少打多,人多没用,要能发挥出实力来才行。

就拿石国来说,入冬后夜晚河水湖水封冻是常事,上面甚至还能跑马。

他们的核心控制区,在康国西北面的安息、木鹿、贵霜等地,其中阿布穆斯林早先就是木鹿地区的奴隶(很可能就在那里出生),那里也是黑衣大食起家的地方。

我们还得防着他们关键时刻背叛。”

齐雅德萨里不客气的反驳道

最新小说: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抗清 超时空史记 三国骁雄韩遂 亮剑:每个兵都了不起 舍弟诸葛亮 隋唐小纨绔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房穿明末,开局后门通北美 万历新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