素流年 > 历史军事 > 盛唐挽歌 > 第263章 五年平辽

第263章 五年平辽(3 / 3)

矛盾会如何更猛烈的爆发,其不断下行的趋势,不是方重勇可以阻止的。

事实上,中晚唐时期,大唐货币通过两税法的实施疯狂放水,增加社会层面的流动性,便是在借此挽救国家衰亡。

然而只要是私有制还存在,只要是国家还需要借用私有制的组织方式,来进行生产活动,那么类似拆东墙补西墙的行为,就永远不会停下来。

换言之,只要还有皇帝,那天下便无不亡之国。

方重勇也很明白,无论他做什么,哪怕基哥能在一瞬间变成明君,也不过是延缓盛唐的衰落,多苟一天是一天罢了。

他想起前世的“粮食公式”。

如果一个国家不缺粮,那么当它进口粮食的时候,粮价与可购买的国际粮食供给成反比。可以买的粮食越多,粮价就越低。

如果一个国家缺三成粮食,那么当国际粮食存量无法满足供给时(也包括恶意的粮食禁运),那么这个国家的粮价,则会无限高往上涨,直到饿死这个国家三成以上的人口为止!

而不仅仅是粮食涨价三成。

同样的道理,无论大唐怎么折腾,打击土豪也好,增加货币流动性也好。活着的人就要吃饭,这是一个绕不开的基本需求。

大唐有超过六千万的人口要养活,在江南还未大开发之前,在化肥出现之前,在种子改良未达标之前,土地承压能力很容易便会到达极限。

到时候就一定会动乱,通过大量人口死亡,减少生存压力。

然后实现政治经济的再平衡。

正当方重勇胡思乱想的时候,书房的门被人敲响了。他打开门一看,居然是赤水军军使郭子仪!

“郭军使不在赤水军大营,来凉州城有何公干呀?”

方重勇微笑问道。

郭子仪长叹一声道:

“赤水军中不少士卒来自回纥部落。凉州富庶,他们不愿意搬迁到朔方与河东,还是希望留在凉州。

军中对搬迁驻地之事也颇有怨言,末将便来咨询方节帅,此事要如何处断为好。”

郭子仪有些不好意思。

这件事不难办,但他治军不走严苛路线,颇得军心,也不想因此跟基层士卒撕破脸。所以想在方重勇这里求情,尽量减少赤水军中第一批士卒互换的名额。

那自然是越少越好。

“这是圣人的意思,本节帅也是爱莫能助。

当然了,郭军使若是不想当赤水军军使,那本节帅可以兼任。”

方重勇脸上带着笑容,只是高深莫测不好猜测,郭子仪看不透他在想什么。

于是郭子仪面露难色道:“节帅,回纥骑兵在本地势力颇为强大,他们对于搬迁的事情还有些别样担心。若是朝廷强行推进,末将担忧他们会不服管教。”

“你觉得难办,那你就别办,由本节帅来办。

圣人刚刚将太子妃一家流放岭南,那可是太子!

郭军使认为圣人如果发怒了,收拾几个回纥骑兵,会不会很难?”

方重勇皮笑肉不笑问道,看得郭子仪。

“那……请方节帅兼任赤水军军使,末将已经在他们面前说了大话,实在是无颜继续在这个位置上赖着不走了。”

郭子仪叉手行礼说道,低头不敢看方重勇。

“把赤水军印信和鱼符给我,明日本节帅亲自去摆平这些刺头。”

方重勇对郭子仪伸出一只手说道。

“呃……那好吧。”

郭子仪伸出手,从腰间掏出挂上面的赤水军印信与鱼符,双手呈上交给方重勇。从这一刻开始,他便开始担任赤水军副军使了。

“郭将军去吧,赤水军的事情,本节帅明日一定给他们一个交代。”

方重勇微微点头说道,一脸沉静,并不放在心上的样子。

最新小说: 帝国风云 父皇!儿臣摸鱼成性求放过! 裂石响惊弦 大汉小吏 红楼大贪官 家父诸葛亮,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杜林日记 谍战:我真的是王牌特工 大明:百岁修仙者,朱元璋亲爹 赝品太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