素流年 > 历史军事 > 盛唐挽歌 > 第196章 什么叫公平?

第196章 什么叫公平?(2 / 3)

体制和潜规则,已经研究了五年以上,在这方面,可以说方有德完全是个“弟弟”。

现在这个提议,可谓是“动静小”,不过是杀几个七品官八品官;“效果好”,把文官整体得罪得死死的,起码明面上是这样。

长安县令就不说了,算是“半步六部大员”,那长安县尉为什么也不好动呢?

因为长安城的县尉,是一个很诡异的职位。不仅是职位本身很坑,还存在着“六个和尚没水喝”的问题。

用简单明了的话来说,就是一个干苦力得不到升迁的倒霉蛋,外加五个不干事又青云直上关系户,这样的关系。

长安县里面,只有管治安与兵事方面的长安县尉,又叫“贼曹尉”,是真正干实事的。其他五个县尉,全部都是混子。这些人将来是要当宰相的。他们这样的清流官,由于出身与受教育的不同,也没有什么什么实际能力去当好一个看起来不起眼的县尉。

万年县也是如此。

然而更可怕的是,贼曹尉一般是无法得到升迁的,朝廷中枢也没有他们位置,乃是真正的“干事没好处”。

这就好比张九龄去当县尉,他当然有能力写诗,有能力写文章,甚至还有能力给皇帝出主意。

但是他肯定没能力去断案,去跟基层百姓打交道,去收税,也不屑于此。

所以张九龄若是在长安县尉这个位置上,也会是“透明人”,说难听点就是混子。

这次李亨造反,长安万年两县居然毫无反应,还不如提前得到消息的郑叔清,其实关键原因也在于此。不是他们不想动,而是“大唐自有国情在”。

这些关系户们都把长安县尉当跳板,此职位乃是众多官僚眼中的“清贵官”。

有鉴于此,又有谁会真正办事呢?

而那个真正办事的,又因为长期得不到升迁,所以破罐子破摔,干脆躺平不怎么管事了!

事实上长安城内权贵众多,连京兆府尹郑叔清都要逢人喊“干爹”。那长安县尉和万年县尉这样小小的一个基层官员,又能做什么呢?

薛王一家要造反,管辖范围内的万年县尉,也就是那个贼曹尉哪怕听到了一点风声,他敢去查吗?他敢上报吗?

万一是假的,杀他一家人都不够填坑的,那还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啊!

所以方有德所说的“杀一儆百”,从这个角度看,倒也没冤枉那些人。

类似这种“混子官”,在长安中枢有很多,比如说人人羡慕的“校书郎”,白居易就曾经自嘲他当这个官的时候就是个很专业的混子,鸟事不干白拿钱。

对于大唐官场种种体制性的弊端,基哥已经没有心力去管了,所以他听到方有德这话,也只是缓缓的摇了摇头。

“长安万年两县县令,罢官。”

李隆基慢悠悠的继续说道:

“那十二个县尉里面,很多人就是管理库房的,李亨造反,也不关他们的事情,将这些人罢官好了。

剩下那两个负责缉捕的贼曹尉,直接斩了以儆效尤便可以。

其他十个县尉,罢官,五年内不再续用。

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吧。”

基哥的板子高高举起又轻轻放下,只斩了两个一线办事,又没有后台贼曹尉。

“哥奴,你有什么就直接说吧。”

看到李林甫对着自己叉手躬身行礼,李隆基慢悠悠的说道。

“微臣,请废十王宅,将皇子外放至长安周边州县,以防变生肘腋!“

李林甫对着基哥深深一拜说道。

外放皇子!

大殿内陷入死一般的平静之中。

这个话题,是一个禁忌。

曾经,在基哥还未站稳脚跟的时候,宗室内部近支,比如基哥的那些兄弟,就曾经外放为刺史。然而当基哥彻底将权势巩固后,先后修了花萼相辉楼、岐王薛王等宅院、“十王宅”、“百孙院”等等,将宗室近支“圈养”在长安。

待遇甚至还不如宗室远支。

比如信安王李祎,比如说李适之甚至是李林甫,这些宗室远支,都远比那些顶着“王号”的皇子们逍遥快活。

所以说李林甫的提议,某种程度上说,算是一种“拨乱反正”。

但这话很犯忌讳,除非基哥本身就是这么想的。此时此刻,紫宸殿内众人除了少数几个知道内情的以外,其他人都是在等待着基哥的回答。

“你们以为如何?”

基哥回顾众人询问道。

“圣人,十王宅乃是定制,若是废除的话,将来那些皇子们举兵造反怎么办?”

左相张守珪站出来说道。

他为什么要反对呢?

因为,凡是李林甫赞成的,如果没有意外的话,那他就要坚决反对!再说了,将十王宅内皇子外放,确实有些不合适!首先一点就是,对现有制度冲击实在是太大了!

“此事非同小可,朕觉得可以容后再议。”

李隆基微微点头说道。

听到这话,张守珪瞳孔骤然一缩!

很多时候,“容后再议”本身就是一种妥协的态度。要不然,随便呵斥李林甫一句就可以了,如果不是本身就想将皇子们外

最新小说: 三国:投奔刘备,反手截胡糜夫人 大明:百岁修仙者,朱元璋亲爹 十国江山风月 大汉小吏 父皇!儿臣摸鱼成性求放过! 谍战:我真的是王牌特工 赝品太监 红楼大贪官 杜林日记 帝国风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