素流年 > 历史军事 > 寒门之士[科举] > 第232章 232 礼部清闲

第232章 232 礼部清闲(2 / 3)

天子,但你不能只挑好处说,也要说一说弊端。”

柳贺便一一道来,张居正听得极为认真,柳贺说到一半,他示意柳贺先停一停,便命下人拿纸笔,将柳贺所说一一记下。

“原来如此。”张居正道,“归德府你也去过了?”

“我令潘惟良治水,依你所说,他这水治得还不错。”

柳贺道:“潘漕台治水的本事是天下人公认的,弟子与吴漕台在徐淮治水,也有赖潘漕台教的法子。”

“潘惟良此人就是性子太坏,本事还是有的。”

柳贺心道,潘季驯若没有真本事,恐怕也不会先被你踢回家,又客客气气请回来。

治水的事不是谁都能干的,河漕来来回回换过那么多官员,真正将事办成的也只有吴桂芳和潘季驯。

张居正用人,哪怕六部尚书也不怕换不过来,可到了治河这件事上,他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。

柳贺这一年休息的时间足够,可也见了许多人和事,他被南京礼部冷落了一波的事他没和张居正告状,可张居正已经听说了。

张居正笑道:“官员门庭一旦冷落,便是做了再多事,旁人也觉得是理所应当,可一旦你得势,便是什么也没做,也会有人替你表功。”

“弟子为官虽然不长,人情冷暖也体会了不少。”

“你既回了京,手中事务必然不会少。”张居正道,“我知你与天子亲近,但天子家事,你还是少掺和一些。”

见柳贺不解,张居正细细说道:“张子维、申汝默入阁已有几年,你何曾见过他们去管天子家事?”

“与陛下亲近有亲近的好处,但靠得太近,便容易失去分寸,我之先例在前,你应当能看清楚。”

张居正身体已十分不适,但仍强撑着和柳贺说了很久,直至游七一再提醒,他才对柳贺道:“天已晚了,我不留你用饭,你回去仔细想想。”

“是。”柳贺道,“请恩师顾着身体,莫太耗费心神。”

此时天还没有全黑,张府门前依然有许多官员在等候,柳贺马车经过时听到人说,张相此次生病,宫中日日有赏赐送至。

“大明天下真离不得元辅。”一位官员说道,“元辅为国劳心许久,我等必要将元辅伺候好了,唯有如此,天子与太后才能安心。”

听得此言,柳贺心中只想冷笑。

大明天下自然是离不开张居正的,否则谁来背那最重、最黑的一口锅?

张居正神色着实令柳贺心忧,他并非完人,有许多许多的毛病,李太后表面上对他极其信中,心中恐怕将它当成磨砺天子的磨刀石。

可张居正却不能对任何人诉苦。

他都有如此权势了,痛苦自然会消失。

……

见过张居正模样后,柳贺连饭都未吃得下。

罪己诏的事张居正叫他别管,这个时候柳贺已经不想着对陈矩交差的事了,他是真真正正替张居正感到担心。

但张居正既然这么说了,柳贺再贸然插手,若对方有什么后手,柳贺恐怕会坏了他的事。

可他心中仍是憋闷。

这京城的风水果然和他十分不合。

他是因进退两难之事而离京的,回京之后又是当头一棒,此事同样进退两难。

他觉得,张居正的遭遇也像是一道模拟题——在官场上,便是高位者也不能随心所欲。

就算他不愿找麻烦,天子也会一直制造麻烦。

……

到第二日,柳贺先至礼部,他昨日已来过一回,但今日则是他作为礼部主官与下属们第一次会面。

左侍郎余有丁,嘉靖四十一年进士,右侍郎何洛文,嘉靖四十四年进士,两人比柳贺为官时间更长,当然,相比他们的同年,余有丁和何洛文的升迁速度已十分惊人。

“见过部堂大人。”

面对柳贺时,两人将礼数都做足了。

“左宗伯与右宗伯不必客气,我等既都在礼部衙门办事,便该如一家人般亲近。”柳贺道,“本官也在礼部任过官,别的衙门只觉我们礼部清闲,可唯有我们礼部官员自己知晓,别的衙门都能出错,我们不能。”

柳贺这话简直说到官员们心坎上了。

礼部涉礼制、科举、王府,稍不注意便是礼法重罪。

自洪武朝至今,哪个衙门涉足事杀人最多?

答案显而易见——礼部。

仪制司一司管藩王,管科举,管礼制。

涉藩王者,永乐皇帝不必说,宁王朱宸濠造反是一例。

科举之事,南北榜案有多少血腥?鼎鼎大名的唐伯虎也是因涉弊案终身不能入仕。

论礼制,嘉靖年间的大礼议令朝堂换了一遍血,之后的首辅你方唱罢我登场,朝堂不仅是朝堂,而是生死。

谁敢说他们礼部清闲

最新小说: 房穿明末,开局后门通北美 超时空史记 亮剑:每个兵都了不起 三国骁雄韩遂 抗清 隋唐小纨绔 万历新明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舍弟诸葛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