素流年 > 历史军事 > 寒门之士[科举] > 第147章 147 新春

第147章 147 新春(2 / 2)

读,而他们呢?大过年的从被窝里钻出来接圣旨不说,还听了一耳朵沈鲤对柳贺的夸赞。 晓得了,晓得了,府台大人最牛叉。 柳贺留沈鲤用了饭,沈鲤急于回乡,就没有在扬州住上一晚再走,临别之时,他对柳贺道:“河漕合并之事,朝中似乎快有定论了,我乘船自贾鲁河到徐州,黄、淮两地景象大有不同。” 其中固然有两地所属的不同,但很大程度上也与河洛之地黄河泛滥、百姓流离失所有关。 作为河南籍的官员,沈鲤也是支持河漕合一的,两者归一,河道与漕运衙门之间才不会互相掣肘。 “若是河漕归一,朝中有不少官员希望你继续随吴子实治河。”沈鲤道,“泽远,你在扬州收商税,许多人不太高兴。” 柳贺在扬州收商税,自然有人疑心,他是否会把手伸到盐税上。 “此事我心中也知。” 柳贺任扬州知府,实际上已经从厘务官逐渐转为亲民官,河道上的事他已渐渐抽离了,但此次柳贺令扬州商户补交了一年的商税,所收之税比去岁南直隶一省交的还多。 柳贺到了扬州实际只干了两件事,一件是治水,另一件就是收税,前者于今夏已初见成效,而后者,他在扬州府中行事固然平稳,但收税毕竟是涉及国计民生之大事,他的一言一行仍有许多人在关注。 扬州府的实践令不少人忧心,张相是否会借机将此事推广至全国? 自然有人会觉得柳贺多事。 也有御史弹劾柳贺,说商人行商本就微薄小利,柳贺之举分明是与民争利,长此以往,扬州府恐怕会被他搞得怨声载道、民不聊生。 不过张居正及天子都没有受到这些弹劾的干扰,张居正也未就此事表态,他若是说些什么,御史们还能找到攻讦柳贺的借口,可他偏偏什么也不说,这事就十分微妙了。 总而言之,扬州府中的商税之额着实令人眼红。 靠着收上来的商税,府中这几年的亏空被填补上了,柳贺还能分拨出更多的银钱用于水利、文教等事上,而不必全赖朝廷的拨款。 不过他行事大胆,因而不少人觉得,他在扬州知府任上恐怕也不会长久。 柳贺却不管外界如何评说,仍在做着自己的事情。 新年伊始,他除了例行公事的拜贺外,依旧去了高邮湖、兴化等地的堤坝探访,眼下堤已筑成,却仍需关注是否有需加固之处,也要防止有百姓在堤内开荒种田。 柳贺巡过各处河堤,去年夏天雨水不少,不过因黄淮分流、河道清过淤的缘故,河床并未进一步升高,有些地方被水冲过,但并未导致水患。 柳贺道:“仍要叮嘱各地官吏,将这堤维护好。” 到了宝应县时,柳贺等人已在堤上了,护堤的官吏却不见人,门关着,柳贺命人将门打开,人果然不在里面。 宝应知县这时才姗姗来迟,阴沉沉的天,他却满面红光,闻着也是一身酒气。 柳贺皱眉道:“本官再三叮嘱,官员当以身作则,你这满身的酒气,若是此时有一桩事,你便这般去见百姓,见上官?” “本府三州四县本官都已巡过,为何独你宝应县堤上无人看守,人都到哪里去了?” 柳贺道:“本官今日就在这边等着,人何时来,本官何时走。” 过了一会儿,那看守的人到了,他见了这一众官员自是吓得屁滚尿流,眼下是新春,旁人都在家老婆孩子热炕头,唯有他守着这堤一整晚,今日他媳妇回家照顾老娘去了,官府也没人巡视,他便溜回家一趟。 柳贺训斥了宝应知县一番,又将看守之人一顿责罚,春节正是人人都松懈之时,但越是松懈,就越容易有事发生。

最新小说: 大秦:我截胡玉漱,易小川破防了 房穿明末,开局后门通北美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超时空史记 大明海贼 三国:献上毒计,刘备懵逼了! 诸天万界修改历史系统 重铸三国:逆风局才有意思 我在欧洲搞军工 大唐: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