素流年 > 历史军事 > 寒门之士[科举] > 第117章 117 进张府

第117章 117 进张府(2 / 2)

猜到,这人想必就是张居正的长子张敬修。 宰相家的子弟,心高气傲自非旁人可比,不过他再傲气,拿柳贺也没有办法,何况柳贺已因会试未取中他而被贬去治河,张敬修心中虽然有些高兴,可对他爹的决定,他还是出声阻拦过的。 张居正儿子多,眼见父亲这般成就,儿子们自然个个想走仕途,柳贺被贬之后,下一科会试的考官恐怕也不敢不录用他。 张敬修自问才学不输人,可日后若进了官场,恐怕时刻都得背着走后门的名声,何况因他之故,堂堂柳三元都被发配去治河,张敬修毕竟还是要名声的,不想日后被同僚们用异样的眼光看着。 同为衙内,他并不想当严世蕃那样的衙内。 “可是张公子?”柳贺问道。 柳贺比张敬修还要小上好几岁,但柳贺中进士已满三年,张敬修却仍卡在会试一关,一错过又要等三年。 张敬修点点头:“柳大人,在下是想问,在下的文章有何错处,为何偏偏在落卷之列?” 张敬修也和他爹张居正抱怨过,说柳贺筛了他的卷子必是为了士林名声,结果他爹一边把人发配修河,一边告诉他,柳泽远并非那等沽名钓誉之人。 张敬修:“……” 他竟不知他爹究竟是欣赏柳贺还是厌恶柳贺了。 总而言之,就算锅属于他爹,他这当儿子的也不得不背了一半。 “张公子的文章,我自’学如不及’说起如何?”柳贺面对张居正长子也不谄媚,张居正都把他贬去治河了,他再去贴着人家,倒好像他一点廉耻心都没有了。 眼下正好有空,他就和张敬修细细道起了文章。 张敬修的文章,在柳贺看来就是板正有余而活泼不足,他常年在张居正身边,耳濡目染下,阅历是足够的,但柳贺觉得,他观点承自张居正,却又没有足够的创新性。 何况从他文章字里行间也能看出,他的基础还不是那么扎实。 当然,柳贺只是拿他和这一科治《诗》的士子进行比较,并不是说张敬修没有资格参加会试,他出身优渥,张居正为子聘的必然是全京城最优秀的馆师,柳贺也曾听说,翰林院中就有数位翰林免费为张家子弟授课,张居正也找过罗万化,但罗万化不肯干。 只能说,张敬修的文章有些飘,不如其余士子的文章那般有沉淀感。 “我已和你说过数次,要你沉下心来读书,说了几次你都不听。”柳贺还在说张敬修文章中的毛病,刚回家换了私服的张居正出现在两人身后。 “见过恩师。” “父亲。” “你将柳大人今日说的细细记下,再读上三年,不必灰心丧气。” 张敬修默默离去,张居正则端起茶喝了一口:“你又上门做什么?” 柳贺道:“弟子即将离京,特来拜别恩师。” “难道不该在心里记我的仇吗?”张居正看向柳贺,这话问得虽随意,可他眼神却着实有些锐利。 “弟子不敢。” “这我信你。” 柳贺并非那等说一套做一套之人,他既然说了不记仇,张居正也选择相信。 “此次前去徐州,要虚心向吴子实求教,他于军事上颇有一套,治水之事虽是初涉,但满朝文武也只有他敢担起这治水之责。”张居正道,“你于书算等杂项也有涉猎,此次治水若是有功,本官保你官升一级。” 柳贺不由多问了一句:“恩师,是原地升还是……” 张居正看了他一眼,柳贺旋即闭嘴。 同为四品,京官和外官可谓天差地别,吕调阳任隆庆五年会试副主考的时候还是吏部左侍郎,正三品,三年之内就已经是阁臣了。

最新小说: 我在欧洲搞军工 超时空史记 房穿明末,开局后门通北美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大唐: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三国:献上毒计,刘备懵逼了! 大秦:我截胡玉漱,易小川破防了 重铸三国:逆风局才有意思 大明海贼 诸天万界修改历史系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