素流年 > 历史军事 > 寒门之士[科举] > 第83章 083 会试后

第83章 083 会试后(2 / 2)

自门外走过。 吴中行也是武进县的进士,此次会试取了第十五名,他与唐顺之一样出生官宦世家,父兄都是进士,吴中行中举也早,性子与唐顺之想象,豪爽之余又有些急躁,因而他在家修身养性了几年才赴会试,他在乡试中的名次在百名之后,会试中却位居前二十之列。 众人互相见了礼,苏州府作为南直科举大府,此次会试得中的士子依旧有数位。 士子们若是单独去见座主,心情上总有些紧张,一群人约着同去,一边闲谈一边享受这京城风光,才是会试上榜的意义所在。 眼下众人仍未参加殿试,还不知自己科第甲次如何,但不管如何,一个进士已经跑不掉了,新科贡士们志得意满,似是已经得见自身为官时的风光了。 …… 到了吏部衙门,众人却差点吃了个闭门羹,因为张居正事务繁忙,抽不出时间与这群新贡士们会面,众人一直等到晌午,肚子都饿得咕咕直叫了,才在吏部衙门见了主考张居正与副主考吕调阳。 张居正周身有一股凛然之气在,吕调阳看相貌却是个老好人,收了众士子的拜帖后,他笑道:“会元郎是哪位?” 柳贺自众士子中走出,向张居正、吕调阳分别行了弟子礼,吕调阳观察了他片刻,道:“果然是一表人才。” “你的文章张阁老一眼便看中了,因而在五经魁中,他点了你为第一。” 张居正并未发话,只是在一旁抿着茶,尽管如此,他的威势却依旧胜过吕调阳,叫人战战兢兢不敢出声。 普通官员见了张居正尚且感到畏惧,何况是这些连官场还未踏入的新丁呢? “本官只是秉公取材罢了,并无其他私心。”等吕调阳将场面文章说完后,张居正才轻声道,“你等既中了会试,当思为官做人之道,须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,切记戒骄戒躁,如此才不辜负了朝廷的一番栽培之意。” 张居正一番话说得严肃,众士子却听出了其中的勉励之意,躬身领教后方才退去。 待众人离去后,吕调阳又看向张居正:“大冢宰觉得几位贡生如何,其中可有值得栽培之人?” 张居正道:“眼下谈此却是为时过早。” “下官是觉得,其中若有得力的,不妨先在吏部任主事一职。” 张居正严肃的脸上终于有了一分笑意:“和卿,若你非将那会元郎拉到吏部来,会元郎心中可要记恨喽。” 对于新科进士来说,吏部其实是个好去处,文选司和考功司的主事职位不高,却掌管着外放官员的晋升与考核,尤其到了京察之年,便是外放的三品大员也要对吏部主事客客气气,这就是京官对外官的优势所在。 但这只是对普通进士来说。 按历科殿试的排名,会元最低也是二甲前五,如嘉靖四十一年殿试,会元王锡爵是榜眼,嘉靖四十四年殿试,会元陈栋是探花,而即便是一甲名次与会试相差极大的隆庆二年殿试,会元田一儁文章不得隆庆帝喜欢,但他也取了二甲第三,以上这几人都授了翰林院编修之职。 若有翰林可做,谁稀罕吏部主事之职? 除了穷一些,翰林在大明官场可谓无敌,上可入内阁,而下——不受京察掣肘,不必成日担惊受怕。 因而吕调阳这句只是说笑罢了,但除了翰林院之外,对新科进士们来说,六部可谓是极好的去处,六部之中,吏部铨掌天下官员晋升与考核,更是无数官员的梦想之地。 “大冢宰觉得新科会元郎如何?”吕调阳道,“此子应对只是平平,文章倒是写得才华横溢。”

最新小说: 大明海贼 房穿明末,开局后门通北美 超时空史记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大秦:我截胡玉漱,易小川破防了 我在欧洲搞军工 大唐: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诸天万界修改历史系统 重铸三国:逆风局才有意思 三国:献上毒计,刘备懵逼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