素流年 > 历史军事 > 寒门之士[科举] > 第64章 064 阅卷

第64章 064 阅卷(2 / 2)

记》三房的考卷,房官们荐上来的卷子是否选中最终由他来定。 南直隶以《春秋》、《礼记》二经为本经的士子虽然不多,但归纳到他这里的考卷也有好几十份,《诗》一房则更多,作为副主考,他既要核定三房取哪些考卷,还要将评语写得足以服众,不过他毕竟是翰林院编修出身,进了翰林院就开始分校《永乐大典》,区区乡试文章于他而言毫无难度。 但乡试毕竟是一省考生之牵系,孙铤也不由更谨慎一些。 《诗》一房的士子众多,出精品的几率便更高一些,此时孙铤手头已经集中了几份卷子,均是他认为可以竞争《诗》一房经魁士子文卷,其中有两人孙铤也无法确定高下,他便将那些考卷放到一旁。 到这时,王家卿今日选定的考卷也呈了上来。 孙铤却已来不及看了,作为副主考,他还有出题的任务在,此时众考生第二场已经考完,第三场的策论该由主考与副主考二人商量着出题。 等到士子们考策论的这天,《诗》一房的全部考卷已经批改完成,就等孙铤一份份细看了。 孙铤这日中午才看到乙号房的这套卷子,见梁大中与王家卿俱是荐,且王家卿的评语并不似平日那般保守,当下他便展开朱卷,细细看了起来。 这一看便看了有一刻钟。 孙铤瞥了一眼先前令他犹豫不决的两张考卷,只觉和眼前这士子的考卷比起来,之前考生的文章像是失了颜色一般。 孙铤不由心想,这文章也不知何人所作,四书文叙事严谨、条理分明便也罢了,五经文章更是充满丘壑,足以作为一房之经魁。 “好文章,当真是好文章。” 作为翰林院编修,孙铤干的便是精细活,且《永乐大典》内容庞杂,堪称类书之大成者,他为了校阅此书,便是再冷门的典故都能知晓,各房呈上来的考卷中,便有士子胡编滥造典故以欺瞒考官,但到了孙铤这里,士子的胡诌他一眼便能辨别出来,但乙字房这张考卷却字字珠玑,引用典故涵盖经书史书,便是孙铤也不得不赞叹这考生博学。 他在这张考卷卷首添了一个圈,写了一个高荐。 而在这之后,尽管孙铤阅览了数篇文章,但在他心目中,依旧是这张考卷为最佳。 阅卷完成后,孙铤将《诗》、《春秋》及《礼记》三房的考卷呈送到主考面前,王希烈主要审阅的是《书》、《易》二经,但在所有考卷批阅完毕后,两位主考、各房的阅卷官将集中在一起,审定最终取中的考卷。 …… 二、三场考试完毕后,众考官日夜不休地将试卷阅完,最终选出了一百三十五份卷子,由于今年取消了“皿”字号,众士子的卷子都聚在一处,也不知谁是生员谁是监生。 考生们的三场考卷也按其号舍归类在了一起,能被选中的,都是考官们一致认定三场俱佳的卷子。 “《易》、《书》两房的经魁已是定了,《易》之经魁为己字房亥号卷,《书》房经魁为甲字房丑号卷。” 王希烈将视线投向孙铤:“余下三房的经魁文和兄可决定了?” “已是定了,子中兄觉得如何?” 孙铤挑中的文章王希烈已经过目了,两位主考之间有了默契,自然不会再容他人置喙。 五经魁既已定下,接下来便是排定前五名次的时候,贡院内,负责监考的是南京道江西监察御史贺贲,直隶提学御史耿定向、应天府尹谭大初等人也在一旁。 五份考卷摆在王希烈及孙铤眼前。 “乙字号房治《诗》的士子得圈最多,《易》之己号房的士子文章同样出众,解元便在这二人中产生,诸位没有异议吧?” 就算有异议,场中众人也不会说出来。 两京乡试与各布政司不同,各布政司的乡试通常由巡抚衙门垄断,考官也由巡抚聘请,因而看巡抚脸色的考官多,解元是何人通常也由巡抚决定。 南直乡试则不同,主考是京官,还是翰林,那是天子近臣,便是应天巡抚及凤阳巡抚的面子都可以不给。 这便是两京乡试由朝廷任命主考的意义所在,若是天子任命的主考都要受地方上的掣肘,又何必大费周章地将应天乡试的任命权收归到朝廷,依然如往年那般由南京礼部定了便可以了。 但今科乡试的解元究竟是谁? 众考官及帘外官不由将目光看向面前两份考卷,一份是治《易》的,一份是治《诗》的,南直士子四千人,何人能名冠一榜? 王希烈指着其中一份卷子道:“文和兄,我更爱这一份考卷。” 孙铤微微一笑:“下官倒是与文和兄不谋而合了。”

最新小说: 我在欧洲搞军工 超时空史记 房穿明末,开局后门通北美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大唐: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三国:献上毒计,刘备懵逼了! 大秦:我截胡玉漱,易小川破防了 重铸三国:逆风局才有意思 大明海贼 诸天万界修改历史系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