素流年 > 历史军事 > 寒门之士[科举] > 第2章 002 决定读书

第2章 002 决定读书(2 / 2)

恐怕会很难,买书买笔墨也不是一般人家能够负担起的,可柳信屋中却有整整半柜书。 蒙童学习的《三字经》、《千字文》、《性理自训》和《幼学琼林》都有,接下来就是四书五经,《四书五经大全》和《性理大全》,《朱子集注》和《朱子集传》,蔡氏传《书》,左氏《春秋》……还有蔡清的《易经蒙引》等,柳信的本经是《春秋》,家中有关春秋的注疏自然更多一些。 如果是前世每日对着电脑写程序,柳贺自然静不下心来读这晦涩拗口的书,可这个年代玩乐少,柳贺又心无旁念,读起书来倒是比前世快上很多,他原本就是一旦专注就会彻底投入的人,来了一趟大明朝,他感觉自己的专注度又提升了一步,记忆力也好得惊人,但柳贺却觉得还不够。 相比较同龄的学生,他的进度已经落后不少了。 他今年已是十三岁,成化年间大名鼎鼎的神童杨廷和十二岁就中了举,十二岁考中进士之后当官,“李公谋”的李公李东阳八岁就以神童之名入顺天府学读书,柳贺自认不能和这几位史书留名的大佬相比,可读书要趁早的道理他还是懂的,总不能等到白发苍苍了还是个童生,对心理健康也有影响。 “……遐迩一体,率宾归王。鸣凤在竹,白驹食场……”柳贺背得摇头晃脑,他不像旁人读书时那么一板一眼,相反,他一边念书一边在院子里练太极和八段锦,反正大门一关谁也瞧不见。 不得不说,《千字文》的韵律相当适合练功。 《千字文》全文千字二百五十行,由梁武帝时期的周兴嗣编撰而成,传说《千字文》成书后,周兴嗣一夜白头,足以证明这本书的功底。 柳贺眼下还未去社学读书,但他已于一日前见了社学的夫子。 柳家所在的下河村、与下河村紧邻的古洞村和纪家村三村合办了一家社学,社学由三村一年合付馆金,读书的学童每人再送些拜师礼就能去读,社学的位置在纪家村,纪家村就是纪娘子家所在,柳贺年幼时去过几回,社学的夫子也是柳信的老师,他甚至都没有认真考教柳贺就让他入了社学。 不过纪娘子提醒柳贺,说这位夫子教书一贯严厉,但柳信考中秀才之后却极为感谢这位夫子,一年中要拜访好几回。 柳贺三遍《千字文》读完,身体也出了些汗,合上书之后,他从“天地玄黄”一句开始往后背,初始还有些磕绊,此后就越来越快,中间只停顿了一次,待一千字背完,他又去里屋把纪娘子叫醒,带她出去晒太阳,过了一会儿才返回屋内,开始默写《千字文》。 柳家屋宅不大,虽然他爹中了秀才,但当时他爷爷偏爱幼子,过世前特意叮嘱他爹别太铺张,意思是别让柳义对显得过于寒酸,他爹听了,屋子建的时候就不大,堆书的那间几乎都被书占据了,只有一桌一椅,桌上摆着两个墨锭,一方砚,还有一叠高头竹纸,竹纸一百张大约要花100文,看似不贵,可柳贺记得自己看到过一篇文章,说戚继光的戚家军一个月军饷不足一两,也就是说,这一百张竹纸是戚家军一个人三天的工资。 对柳贺来说,一篇《千字文》就得用上好几张纸。 柳贺的纸还是他爹的收藏,他爹去世后,家中进项减了大半,在纸张上的花销还是尽量节俭些好。

最新小说: 超时空史记 舍弟诸葛亮 亮剑:每个兵都了不起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三国骁雄韩遂 隋唐小纨绔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房穿明末,开局后门通北美 万历新明 抗清